|
[极限武学]最强桩功 作者:巫朝晖 时间:2025-8-30 周六, 上午10:11 [极限武学]最强桩功 经过多年的桩功训练和实战检验,我已经形成了一个结构化且经过实证验证的认知:在所有桩功训练中,闭眼金鸡独立是当前阶段对我而言“最强功”的桩功,没有之一。这个判断,不是基于喜好或者主观臆测,而是长期体感数据和生理反应积累出来的结果。 多年来,我从最基本的马步桩开始,一步一步走到三体桩、无极桩、活桩、灵子步,再到今天能够闭眼站稳 56 分钟以上的金鸡独立。这一路走来,所有的训练都有清晰的记录与对比。比如,《极限武学|日常闭眼金鸡独立》一文,我详细记录了凌晨在海边闭眼金鸡独立练功 40 分钟的全程:呼吸次数 348 次,最高心率 147,但呼吸始终平稳,没有疲劳感,只有身体与意识深度融合的稳定状态。 桩功的力量在于它的生理激活效果。闭眼金鸡独立并不是单纯考验平衡,而是实现了“骨架承重”与“全身放松”的平衡状态,将身体的负荷精准集中在单腿骨骼关节,迫使神经系统从高强度紧张状态逐步进入高密度专注模式。这种状态下,肌肉纤维和神经反应被深度激活,血液循环与能量流动完全同步,形成一个高效闭环,推动体内深层能量稳定而持续地流动。 这种结构化训练不是理论推演,而是真实的日常积累。我多年来每天凌晨 5:00 左右到达悉尼海边,无论气温是冬季的 6℃,还是夏季的 30℃,从不间断。训练顺序固定:先练四趟低桩太极拳,随后进入桩功练习,最后用形意拳或剑法收功。《极限武学|灵子步三小时不疲劳》《极限武学|旭日明月潮汐》这些文章,都记录了我从练功到实战融合的路径。 这种长期的高强度训练,让我的身体产生了明显的可测变化。过去,在气温 16℃ 以下的海边,我必须穿上保暖裤和羽绒服才能坚持,现在只需一条快干长裤和一件 T 恤,甚至在凌晨 6℃ 的寒风下仍能稳如磐石,体表温度始终保持在 35.2℃ 到 36.8℃ 之间。这种变化,我在《极限武学|从畏寒到耐寒的进化》中有完整记录。 马步桩和三体桩是所有桩功的基础,也是我日常训练的重要部分。但如果从激发身体深层潜能的角度来看,闭眼金鸡独立的强度和效果无人能及。马步桩让我学会了承受和稳定,三体桩让我掌握了全身协调的基础,而闭眼金鸡独立则把整个神经系统推向极限状态,迫使身心同步在极高张力中找到松沉与平衡。这种状态下,我的大脑会进入类似“超维信息流”的通道,呼吸和意识完全融为一体。 我在多篇文章中,详细拆解了不同桩功的训练效果和实际用途,但闭眼金鸡独立让我真正理解了“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极限境界。尤其是在长时间闭眼训练后,我可以明显感觉到大脑深层区域像被彻底清空,思维开始以极低延迟的速度处理信息,这种状态下,我写文章、构思系统、甚至设计整个多维物流架构,都变得无比自然和高效。 训练结束后,全身的状态会有一个明显的峰值。腿部的充盈膨胀感伴随着肌肉纤维的轻微酸胀,让我清晰感知到血液循环的加速与神经的重新编排。这种状态并非“疲惫”,而是一种类似“能量流通完成后的静止”。如果用我在《极限时间|多维日常工作》中描述的模式来比喻,这就像一次信息高速流动后的自然沉淀,完全不需要恢复期。 这种桩功训练的路径,让我在《极限武学|武学新体系》中提出了一个清晰的结论:桩功不是静态的站立,而是一个动态的信息交换过程,是身体、神经与意识三者的高效联动。闭眼金鸡独立,把这种联动推向了极致。 在我体系化训练的逻辑里,桩功不仅是武学的根基,更是一种信息处理模式的映射。无论是在武学实战、极限物流系统设计,还是在多维出版体系的构建中,这种稳定与流动并存的状态,始终贯穿在我所有的实践和创作中。 来源:https://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topic.php?t=69736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