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大小周天一月通

作者:巫朝晖

时间:2025-6-22 周日, 下午6:15

[气功]大小周天一月通
我正式开始系统站马步桩是在 2024年6月悉尼初冬,这一刻对我的练功历程来说,是一个分水岭。虽然在此之前,我已多年保持仰卧睡眠,保持脊柱自然中正、虚领顶劲的体态,也多年坚持打拳、练身,但严格意义上的“系统站桩”,是从那一年才真正开始的。那时候,我并无刻意追求大小周天的通畅,只是每天以稳定的节奏练拳、站桩、修身,保持着一份平静的心态。然而,变化却从不经意间悄然发生。
刚开始站桩的那几天,我没有任何特殊感觉,只觉得双腿逐渐发酸,肌肉被深层拉开,身体却出奇地放松。十多天后,变化开始显现。每天清晨,澳洲海边的气温常常只有六七度,有时甚至更低。我只穿一身夏装,依旧稳稳站桩、练拳,整整一小时,甚至更久。整个过程没有一丝寒冷感,相反,身体像被一股温柔的暖流慢慢填满,从脚掌、脚踝、腿部、胯部,到脊柱、背部、双臂,再到头顶,热量均匀地涌动开来,有时甚至全身均匀冒汗。冷风拍打在身上,像是微微的清凉,却无法穿透那股从体内升起的稳定热流。
这一切,完全没有我曾在书本中看到的“刻意导引”。我没有练过导引术,没有师父在身边指点,也没有任何意守的操作。我只是在马步桩中保持自然中正的结构,脚踏实地,重心沉稳,呼吸缓慢绵长,不急不躁,动作自然到位,身体像是在用最本能的方式调整自己。意念不动,气机自走。我只是静静地“在”,其余的全交给身体去运行。
起初,我并没有刻意去验证自己是否打通了大小周天。我只是注意到,汗水一天比一天出得更均匀,身体的热感也逐渐从局部扩展到全身。最明显的变化,是晨起时精神饱满,夜间睡眠深沉稳定,日常的精力水平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过去那些冬天里怕冷的关节,比如膝盖、脚腕,在清晨寒风中练功时,也不再有任何寒意,甚至还能在冷风中练到全身微微蒸腾。
我几十年来保持的仰卧睡眠习惯,意外成为了打通大小周天的坚实基础。脊柱自然中正,颈项微微回收,任督中轴在长年的睡眠状态中保持畅通,没有弯折,也没有压迫。这样的自然状态,让我的经络从未出现严重阻塞,因此,当我正式开始练桩时,几乎没有经历常人所谓的“冲关期”——没有刺麻,没有胀痛,更没有那种气路被硬生生推开的剧烈感。我的气机运行是平稳的,是顺畅的,像水顺着已经疏通的河道,慢慢漫延开来。
当我继续坚持站桩训练,气机的运行开始发生质变。我清楚地感受到,不需要任何意守,气就会自然升起,沿着脊柱上行,穿过背部、颈项,涌至头顶,再从前面顺流而下,回到丹田。与此同时,四肢也逐渐出现持续的暖感,手掌与脚底像被暖流填满,温度稳定且均匀。有时候,我会在练功中感受到一种通透感,仿佛全身从里到外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气血循环回路。这种感觉没有任何突兀,不是突破,而是顺其自然、水到渠成。
大小周天贯通的那一刻,并没有任何所谓的“壮阔体验”,没有火箭般的冲击,也没有不可控的躁动。它只是悄然发生,像是一切本该如此。那时我才真正体会到,所谓的“气机自动运行”,并不是神秘的玄学,而是一种建立在结构、呼吸、松沉和自然积累之上的身体状态。你不需要刻意去想象气路的路径,更不需要逼迫它按照某种套路运行,当结构到位,身体会自己找到通畅的方式。
练拳、站桩与我的生活完全融合在一起。无论是在海边的晨练,还是在客厅里的日常起势,每一次桩步都是稳定的、沉稳的、自然的。久而久之,气血运行变得愈发高效稳定,大小周天成为常态,不再需要刻意寻找或刻意追求。
总结下来,我通大小周天的过程,是自然积累的结果。先天通畅的体质,加上几十年自然仰卧的睡眠习惯,让我的身体一直保持着接近中正平衡的状态。2024年开始系统站马步桩,则像是在稳定的基础上加了一层稳固的框架。不到一个月,大小周天自然贯通,不是突破,而是身体顺应规律的结果。
这段经历让我更加坚定了一个认知:练拳,先练功;练功,先练结构。没有结构的支撑,再多的导引、意守都是徒劳。有了结构,气血自然流转,大小周天不是终点,而只是身心合一、气机稳定运行的起点。

来源: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topic.php?t=696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