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使气流行于气
梅墨生
原创 梅九拳社 梅九拳社
梅墨生(1960年—2019年6月14日),河北迁安人,号觉公,斋号一如堂。他是一位集书画家、诗人、学者、太极拳家于一身的文化名家。
在武术方面,他师从太极拳大师李经梧先生,深入研习吴氏和陈氏太极拳。
我太极拳老师李经梧师承于胡耀贞、陈发科,当然还包含吴氏太极拳赵铁庵、杨禹廷师爷们给他留下的东西。老师还留下了一本秘谱,这个秘谱据我所知,杨家也有,吴家也有,而我看到的文字略有小的差异,是因为抄录的原因。但是李经梧老师那一本比较全。他说是1945年赵铁庵师爷给他的。然后他让我抄了一份,所以我在2003年非典(SARS)的时候,拿毛笔小楷,又抄了一遍。李老师说:“你认真地读,反复地读,太极拳所有道理和精奥,都在这里啊!”
不使气流行于气
“不使气流行于气”这句话,在这个谱里就有。李老师说:我们口鼻的呼吸是后天呼吸,我们丹田的呼吸(内呼吸)是先天呼吸。我们回到婴儿的状态叫“胎息”,那是先天呼吸。我们练拳的人,他说如果要修练武功,必须要有内呼吸,叫“丹田内转、丹田开阖、丹田吐纳。”他说:所有的鼓荡(鼓荡劲),都应该来自于丹田与命门,所以李老师所教的这个内功呢,主要是强调命门、丹田和会阴,在道家内丹功管会阴这个地方叫阴蹻穴,他强调这个。在佛家秘宗叫“海底轮”。李老师说:如果在这三点作工夫,如果你工夫日久,才能够“归根复命”,“深根固蒂”,“长生久视之道”,此之谓也。所以后来跟李老师学了这个以后,我忽然发现,跟我第一个老师在我早年教我站桩所练的东西有相通之处,但是角度略有不同。那么李老师这个内呼吸,他强调的主要是:意守、抓闭。这个意守呢?是把意念放在这个点上,这跟静气功是不一样的,太极拳是动静兼修,内外双修,性命双修,他是在静中求动,比如他在练这个桩功,或意守的时候。站桩的桩,它是静的,然而这个意守,这又是动的,然后,它守到相当程度,他会要用意念连线。我一直在想,我们的中医就是这样,我们的中国画、中国书法、中国音乐古琴都是这样,就是用意。要从现代医学的解剖学,恐怕无法解释,那个所谓的丹田解剖出来,肠子、肚子里哪有什么丹田呢?但是我们的先辈,先民的智慧,就这么练,就这么有,也可以说想当然,想当然就有。这个我本人切身是受益者。因为我这140斤的体重啊,我曾经在埃及的红海,和一个英国的拳击手(其实我不知道他是拳击手),我们意外的坐在潜水艇上,看海底热带鱼,他比我壮多了,他大概240斤,我们俩较量臂力的时候,他输给了我,而且他满脸涨红,青筋俱暴。十分钟以后,他拿杯子的手还在抖。然后他终于伸出大拇指说:“中国功夫”,我告诉他:“中国太极”。后来我问“哪国人?”他说:“英格兰”,我说:“你是干什么的?”他比划了一个拳击的动作。他说他是职业拳击手,他的那个肌肉啊,胸大肌壮得很,在那个瞬间,我很骄傲,我很感谢我的老师们教我的一点东西。我凭什么?他以为他很轻松就能赢了我,但是他没有赢。我没有好胜之心,只是偶然坐在一起,碰上了,玩一玩而已。但是在这个瞬间,我觉得老祖宗的智慧,截至目前是不能全用现代科学来解释的。但是将来的科学能不能解释,那我们期待。所以,李老师教我们的时候,他说这个意念,这意守,是有能量的,你只需要做就行了,你不要非问为什么,前辈就这么教的,守住命门以后,然后是会阴、是丹田,三点连成一个,当然,他有很多具体的作法,这个我在这就不向大家多汇报了。
这也是第二个话题,内功。就是李老师说:这么练以后,不断地吐纳开阖以后,那你的丹田才会有东西。李老师说:丹田有东西,那叫丹田有功夫。所以,道家的哲学是从无中生有,即虚无生一气,又从一气分阴阳,即太极。太极又返还于无极,返还于先天。我们人一生下来,就是后天了,由后天返还于先天。所以一部道家的文化,应该就是返还之道与术。
后来我拜师胡海牙老,我再向他请教,胡海牙老第一次他就跟我说:“以我几十年的研究体悟,在这个世间,最好的健身术,就是太极拳,任何运动不会比太极拳更有益于我们的身心”,往后他说那是妙用无穷。胡老同样像李老师那样,强调内功。这更让我确信不疑了,而且他教的内功呢,跟李老教的,百分之九十相似。后来我就问胡老,那年他九十七岁,我说:“胡老,为什么您教的东西和李经梧老师以及我的第一个启蒙老师教的几乎都一样?差不多!我说你们不是同一个师承,也不是同样的门派呀!”胡老说:“对了的,只有一个,错了的千差万别,月亮只有一个,水中的月亮千万个。那都是虚幻的,道不远人,人自远道。”他说:现在好多言说的人,不真知道,误以为知道,真知道的人他不说,所以他说道家,许多东西是不能妄传,不能乱传,不是不想传。不得其人不能传。那么这三位老师强调的这个内呼吸,我自己觉得好多年来,我是最大的受益者,十几年我不会感冒,十几年没闹过肠胃,我是全世界的跑,全中国的跑,带着我工作室的学生到各地写生,农村、山川都去,学生们比我小二十岁,他们爬山走路走不过我,熬夜熬不过我,讲话讲不过我,真的,我是最大的受益者,这个我自己知道。所以,我遇到我的家人、朋友、学生,我一直在说,这是宝贝啊!我们老祖宗的宝贝。所以,不使气,流行于气,这是两层:一个先天气,一个后天气。口鼻呼吸之气,人人不能缺,丹田命门之气则好多人不见得真懂啊!或者懂也不见得真重视,知道也不见得得法啦!这个是我向各位汇报,这是我的一点所学和体会。那么意守、抓闭,抓闭这一步,李老师教的这个,“吸、贴、抓、闭”,“吸、贴、抓、闭”,也有的说是“吸、提、抓、闭”,它不但强身,它还增加击技的能力,增加你的击技的能量,这是本钱。所以,老师们教我练功的时候就说了:“你练功了,就是存钱,每天练功,每天存钱。不练功就不存钱”,我们生命是个消耗的过程,减弱的过程,是个减法。你天天在减,你只有自己培元固本,培养你的真元之气,往后你不断地往里存钱,你有不动产,这个不动产啊,古代道经里说的:“万两黄金不与人。”所以,至亲之人不能赠与,我的太太,他们家族体型偏胖,她又爱美食,他们家原本饮食习惯也不是太好,他跟我结婚之后,我就老在说她,我说你要吃得素一点。她也不爱运动,偶尔练练,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我就恨不得,我说:怎么样呢?我这东西没法给你啊!所以,她认识到了,但是她可能没有这样的恒心。道在有恒,得法之后要有恒。
那么这个抓闭呢,吸贴抓闭,本身这个功夫是有为法,大家都知道,我们这个李道子(唐代)“授秘歌”,应是“无形无象,全体透空。”这个无形无象,全体透空在我想来,那一定是至高的化境。不能在开始练的,没有用。就像学字画的人,上来他就龙飞凤舞,从心所欲,那不可能,你必须从有为法再求无为法。当年武学大师孙禄堂,向他的前辈,山西形意巨擘宋世荣请教,他说:“我练的内功有用吗?我的丹田功?”宋世荣竟然一口说:“没有用,你纵腹坚如铁,终必为其所累。”这句话为好多否定内功的人所引用,但我想说,那宋世荣当时已经八九十岁高龄,已经功臻化境,他已经从有为法,返还到无为法,当然他说没用,最终要化,但是你没到那个功夫境界,你须从有中来。无中生有,有后再求化,你没到那个境界,怎么化?所以呢,孙禄堂大师也一样,他武学登峰造极了,文武双修的巨擘。武学著作到现在仍然是珠玑之言。他得了这句话以后,后来他晚年,专心于道功,后来孙家的传人跟我讲:孙禄堂晚年在上海,专跟一个道士,每天单独在一个房间里,单独练功,不让弟子进,也不让家人进,有时候一坐就是半天,孙先生后来就由上海回到北京,回到河北,73岁他就羽化了,但是他晚年很重视这个道家的内功。当然与他早年所学的武功里的内功有什么异同,这个我们只能再去推想,或者说是研究。胡老告诉我,他认为太极拳所练,是道家的外功,是道家的动功,他认为必须要有内丹功的内功,这才是内外双修。所以,他认为,太极拳是外功,内丹是静功,太极拳是动功,他说:这才是动静、内外双修。
以我跟几位老师所学呢,所以我第二点想说的是内功,太极拳往里求、往上求,应该与丹学,与道家的丹学有相当深密的关系。张三丰在他的太极金丹这方面的遗著里,都有闪烁的披露,但是他没有直说。这个我们不断地可以自己研悟学习。
带功练拳
李经悟老师教我们的时候,他说:当你丹田有了东西以后,要把这个东西,持着这个功夫练拳,所以叫做“持功练拳”,持着这个功夫练拳,开始你只能练一个式子、两个式子,可能后来你慢慢能够练到几个式子,再往后你能整个持功练拳练一套拳下来。他说,那这一定跟你平时练的拳不一样。这个我自己呢,也有切身的体会。开始的时候,我确实练不了一趟拳。但是,有人又说了:太极拳要放松,那持功练拳能放松吗?这也是一个问题。有一位我也敬仰的前辈,对太极拳有殊大的贡献,在他的著作里老是在说:大松大软,这个跟我所学有所不同。我的所学是:太极拳是“外示安逸,内含坚刚。”外似柔软,内里如棉里铁,所以外如绵,内如铁。太极的道理,我认为不管什么名家,他一定要符合太极之理。我们可以拿王宗岳的拳论来衡量,那么王宗岳的拳论他说得很简单,留下来了,比如太极拳的道理是:有刚必有柔,外柔必内刚。假若内外都柔,你何以对待别人呢?何以待敌呢?我觉得如果内外都松柔,可能健身有效果,放松紧张的神经有效果。舒缓你的肌肉紧张,让你的细胞回到最自然的再生状态有作用。但是如果作为武功,不可以。我遇到好多太极拳家,就是放松、放松,但是,我搭手一摸的时候,我就觉得他真是如棉絮。松如棉絮,他是放不出去我的。当然我们说,我们不要与人争胜,祖师张三丰也说了:愿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老春,不错!但是太极拳毕竟是武功之一,是中国武学的精华。假如他不能够耄耋御众,那它就不是武功了,可能也失去了它武学的另一个本质。以至于我到日本去了解,到苏联去了解,好多外国朋友就认为,太极拳不是武术,你们的太极拳不能较量,这也是我们太极拳走偏了的一个悲哀。
那么,我觉得“外示柔软,内含坚刚”。这个应该是太极拳的一个原则,那就是说:如果外面的肌肉,我的皮毛是松的,但是我里边的筋骨不能是松的。我的那个内含的“意”和“神”不能是松的。武禹襄不是也说吗:“专主一方,神凝气敛”,这个神凝,有与没有,就差在这微芒之间。儒家道家传道,就我所知,从《尚书》到道家都是这样讲的。“惟精惟一”,道在微芒。就差那一点,过一点,差一点,就不对,意念里有这一点,和没这一点,就不一样,道家练到恬淡虚无那个境界的时候,就那一点神凝就够了。
就那一点神凝,以我所知,它应该是道学内丹里所谓的那一点灵阳之气。就那一点气是纯阳之气,剩下的肢体全是阴,所以,万念放下,诸阴沉坠。一切有形的全部松坠,这是万缘、万阴、万有,但是一灵提起那一灵,那一点神明不能丢,丢了这个,什么都没有了。那就满盘皆输。所以提起这一灵的时候,不是要你绷劲儿,不是让你紧张,绝不是。这个呢,我们看李小龙,那么长于搏击的人,他的那个搏击的瞬间,他也是最大程度的放松,然而他只不过是在运用的时候,当你在交敌的时候,他瞬间像弹簧一样,像炸药一样爆炸。
我第一个老师教我的功夫,我没练到,但他说了:武学到后来的境界就叫:不期然而然,随手而应。后来发现他和胡老、李老师说的都一样,他说就是下意识,有人说太极要思想,要接手,怎么想,怎么想。那我可以说,你说说可以,与人对待,你没法与人对待,没有想的那个过程,它来不及想。它必须像火柴点火一样,擦到那个磷火,啪!它就要点着了,像原子弹一样,一按钮,它就炸了。所以我第一个老师说呢,内功练到相当程度的时候,它有超强的能量,他管这个叫“惊炸力”。那我没练到,但我彷彿得之,体会一点。所以呢,这个持功练拳,我以为也是特别重要的,它对我们练太极,就是那一点,持上那个内功之后,带上那个内功练拳跟不带那个内功练拳,他里边就有了信子了,里边就有了心儿了,可以说那炸药里有了那拈子了。如果没有那药的拈子,那炸药不会炸,尽管它原料都俱备。
最后一点,我想向大家汇报的是,前面这些从无中生有,有到最大程度的有充实了,然后有人说眼为太极,心为太极,有人说肾为太极,还有人说,腰腹为太极。以我理解,就是第一步以腰腹为太极,丹田命门为太极。往后你这个太极愈练愈充实,练成一个气球一样,当然这个气球是精微之气,然后它贯穿到四肢百骸,你将来才会变成一个浑元体,周身一家。这个周身一家是像蛇一样,击首则尾应,击尾则首应,击中间则首尾皆应。这时候你周身一家的这个东西是最大的空无,又是最大的松柔,又是最大的坚刚。这个时候是真坚刚,无坚不摧。所以,周身一家,意到气到,这个时候的有,是浑元气,也叫罡气罩身。所以李经梧老师,常跟我们说这个东西上身以后,终生不退,用则有,不用则无。
李老师在82岁的时候,做了前列腺手术,但做的不成功,84岁又作一次,他那时候就一直体质偏弱,躺在病床上,我说:“老师,你现在这样,放不出去我了吧!”我们老师说:“你伸手,”我一伸手,还没给多大力,我们练过太极的都不会轻易出力,这是下意识,我没怎么出力,一搭手,李老师一问劲,我的劲就被他拿出来了,这一拿住以后就被他拔了根了,他一下:“出去!”我一下子就被他扔到病房门口(呵呵!),那时候他84岁,第二次手术,躺在病床上。老师说:“我现在手无缚鸡之力,但是我把你的劲拿出来之后,我牵动四两拨你的千斤”。我真的才领会什么叫“四两拨千斤”。往后我不出劲,李老师说:“你可以不出劲,你不出劲,你也没有攻击我呀,我们太极拳不是主动攻击人的,我们不是好战之术啊。“胜人者,不战而屈人之兵”。李老师说,你不给我力,你不想攻击我,我不会打你,守住我疆我土,所以,守住中土不离位,所以用中宫,用中定,守中、用中,他说如果你稍微给我一点意思,你想赢我的意思一出来,你的劲儿就出来,你的气就到了,我就知道了,那我就把你再调一步,给我出劲以后,我就让你出去。那我真的领受到他这种东西。
我今天,就利用这点时间,向各位老师各位前辈,各位同好,作这么一点汇报,不对的地方,大家多批评,谢谢!
本文曾收录于《中道皇皇——梅墨生太极拳理念与心法》(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第352页。
梅九拳社
本公众平台以“传承和弘扬李经梧,呂德和,梅墨生太极思想与胡海牙内丹仙学及梅墨生内丹心法。”搭建道家内丹仙学与太极拳研究学习交流平台为宗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