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十年不伤人?
作者:巫朝晖(“澳洲国际气功太极学院”主席)
前言:太极功夫一年小成,十载修心不愿伤人!
常听到这样一句话:太极十年不伤人。
这句话大多数人理解为,练习太极拳十年也无法伤人,换言之就是太极拳无用!与其练习太极拳十年,不如学习其他拳术一年。
中国传统武术博大精深,任何一种拳法,练到极致都威力无穷。所谓花拳绣腿,指的是练招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当然,花拳绣腿也需要有一定的练习,只是以表演为目的,方向不同,自然结果不同。
中国传武入门首先教导的是强身健体、锄强扶弱的侠义传承,互相切磋纯粹为彼此交流、提高武技。入门先修心,然后练功,最后学拳。
太极拳先辈陈发科,曾经打遍京城无敌手,人称京城一人,意思是当时京城第一高手,后来人才代出
,陈、杨、吴、孙、武各家太极后辈都出现不少杰出代表人物。后来,随着社会发展,太极拳逐步分支成几个流派:表演、养生、练武,基本都是以修心养性、强身健体为目标。
我也曾经认为太极拳只是养生的“体操“,虽然练习太极拳有些年头,但还是有很大的进步空间。2013年随同香港气功太极社社长林文辉先生(王西安大师嫡传弟子),远赴河南陈家沟随王西安大师(陈家沟四大金刚之一)学习陈式太极拳及太极气功法。
王西安大师14岁开始随陈照丕习练太极拳,1983年7月访问日本时因击败空手道教练宫井而在日本出名。
我的太极拳师父单颖大师,陈式太极拳第十一代、吴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中国武术协会会员。几十年如一日练拳、授拳,功力深厚无比,却自称“一介书生”。我自从进入经梧太极门,师父全心传授陈氏、吴氏太极拳精髓心法、功法、身法、拳法,悉心指导下,我对太极拳又有更深一层理解。百日筑基,只站桩,不练拳,修的是心,练的是毅力。师父的要求很苛刻:东海之滨、日出之时,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一姿势,每天30分钟,站桩百日。众多练武者中,不乏练拳几十年的武道中人,但是能做到师父要求的寥寥无几。

我多年前养成了习惯,每天凌晨5点前起床,然后到海边,听风赏雨弹吉他,别人眼里的“孤独”,与我而言是“宁静”。某天师兄林文辉对我说,你不如试试站桩吧,于是我每天凌晨5点风雨无阻地到海边修炼,直至太阳升起。这份坚持让我在清晨低至5度的寒风中锤炼了强大的意志,每次站桩后浑身湿透,但从未退缩。这一切为我在日后太极拳的练习上打下了扎实的根基,也对太极拳的理解日益深刻。
某日,师兄林文辉短信说:恭喜恭喜,百日筑基成功!你大功已成,属于万中无一!对以后练习任何拳种,都是一个扎实的根基。我才知道,原来已经马步桩站桩百日,并且符合了单颖师父的苛刻要求:东海之滨、日出之时,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一姿势,每天30分钟,站桩百日。师父说,能达到这个目标,确实少之又少。心境、毅力、地点、时间,缺一不可。
自从我百日筑基后,师父单颖和师兄林文辉开始注重给我传授心法、功法、身法、拳法,他们的说法一致:我的功力已经达到相当水平,只是不知如何运用到拳法上。师父个子不高、体型不大,师兄林文辉相对个子、体型都比我高大,但他们无论坐、站姿势,我都无法推动或拉动,而他们则轻易可以推动或拉动我。
经过师父和师兄悉心指导,我居然也能抵御他们全力的推、拉而不动半步。然而我内心则认为他们是故意谦让,鼓励我而已。后来,我用师父传授的“身备五弓”功法,轻松抵御、拉动个子和体重远超于我的亲友,最重的年轻人超过八十公斤,无法撼动我的“身备五弓”功法。这才相信,师父和师兄测试功力时没有故意让着我。而这“身备五弓”功法,就是太极千斤坠,让众多亲友对太极拳彻底改观,不少要求我开始传授他们太极拳。因此,我写了为太极拳正名。

巫朝晖太极千斤坠,单手
轻松拉动80公斤成人
除了“太极千斤坠”功法,师父和师兄给我详细讲解太极拳的每一个招式,同时在对练中传授相应身法。我这才发现,太极拳的每一
式,都是攻防兼备,招招威力无穷!那些认为太极十年不打人的,只因没有遇上名师指导。桩功支持下,将心法、功法、身法、拳法练好,全身皆拳。但前提是有名师指导、有百日筑基的桩功底子。现代太极拳及传统拳均是由八法五步组成的。八法是:掤、捋、挤、按、采、挒、肘、靠。五步是:进、退、顾、盼、定。
常人都错误认为只要招式熟悉,就可以“四两拨千斤”。殊不知,自身没有千斤力,何以“四两拨千斤”?站都站不稳,如何去“拨”对手?
若无师父师兄的悉心讲解和对练,苦练十年招式也无法理解其中的奥妙,更不用说防身进攻了。师父师兄指点的每一招,都极具防守和进攻性,完全颠覆我对太极十年不伤人的错误认知。
理论上说,太极拳的练习是一个由外而内、由浅入深的过程。心态的转变是贯穿整个练拳过程的主线:
-
一年练功小成:重在模仿,身体与动作结合。
-
三年入门:重在感悟,动作与内劲结合。
-
五年潜心修炼:重在升华,内劲与心法结合。
-
十载修心不愿伤人:重在平和,心法与德行结合。
这不仅是一种武术的练习,更是一种生活哲学的体现。
太极拳的练习不仅仅是身体的锻炼,更是对心灵的修炼和心态的转变。以下是对“一年练功、三年入门、五年潜心修炼、十年不愿伤人”这一过程的浅析:
1. 一年练功小成:初识太极,打基础
心态特点:刚接触太极拳时,多数练习者心态是好奇与期待,渴望通过太极拳强身健体或改善健康。此阶段的专注点在于动作的学习、招式的模仿,以及对太极拳基础知识的了解。
重点:
2. 三年入门:初悟太极,感受内劲
心态特点:三年是一个重要的节点。此时,练习者已经熟悉了套路,逐步进入“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阶段。心态开始转向内在修养,从注重招式到注重心法与内劲。
重点:
3. 五年潜心修炼:形与神的结合
心态特点:此时的练习者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技术,并有了深刻的内劲体验。开始关注太极拳的哲学思想,如“阴阳平衡”“顺应自然”。心态变得更加谦逊,不再急于求成,而是踏实修炼。
重点:
4. 十载修心不愿伤人:化武为德,返璞归真
心态特点:练习十年后,拳术已经融入日常生活,成为生命的一部分。对太极拳的理解从技法与技击转向大道与人性,内心变得平和,不愿轻易伤人。
重点:
太极功夫一年小成,十载修心不愿伤人!
|